我国2024年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总体来看,2024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延续了近年来“稳慎有序、服务战略、优化治理”的总体基调,并未出现大规模、颠覆性的变动。其核心特征与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特征
2024年最受关注的调整无疑是云南德钦县的行政区划调整。维西县叶枝镇、巴迪乡正式划归德钦县管辖。这一行政区划调整于202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生效,并于2024年12月完成税务管辖权交接工作。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叶枝镇和巴迪乡正式划入德钦县。 这是中国三年来唯一获批的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直接原因是德钦老县城升平镇已无路可退。 县城东西两侧山体每年以5厘米速度向城区挤压澜沧江沿岸15公里范围内找不到一块超过0.5平方公里的平地。 迪庆州委书记在2025年3月的调研会上拍板:“原地治理要花48亿且只能保十年平安;整体搬迁虽然耗资52亿能彻底解决问题。 ”。
在更微观的层面,乡镇(街道)层级的合并、拆分、设立等调整持续进行。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人口流动、产业变迁和城市更新的需要,使基层治理单元的规模和管理范围更加合理,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精准性。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增设街道办,在乡村地区合并规模过小的乡镇,另外就是各地的撤乡设镇工作正在扎实深入推进。
二、核心趋势
所有的区划调整都紧密围绕和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如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调整不再是孤立的地方行为,而是国家优化空间布局棋盘上的“落子”。
早期的区划调整可能更注重地域面积的简单合并。现在的趋势是更加注重调整后的整合质量与协同效应,强调规划统一、产业互补、交通互联和公共服务共享,追求“1+1>2”的效果。
中央政府对此类调整持高度审慎的态度,严把审批关,确保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整个过程更加注重论证充分、程序合法和民意基础,避免盲目跟风和“摊大饼”式的发展。
最终的落脚点是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行政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城市和区域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将不再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追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它将更加侧重于支撑核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能级,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平衡,并最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任何调整都将是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性举措。
据悉,这个德钦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是在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开泳研究员主持下完成的方案论证和风险评估等工作。